揭開小提琴的神秘面紗,一直是很多音樂愛好者和收藏家的向往,也是所有小提琴演奏者的夢想,當然,更是研究提琴制作的必修科目。

我們今天主要熟悉一下小提琴所涉及到的學科知識,如下:
①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面板和背板這兩種材料的傳音速度是多少,人的正常發音傳速約每秒60米左右。
◆小提琴面板材料——“白松”的發音傳速約每秒5000米左右,是“人聲速”傳音的83.3倍。
◆小提琴背板材料——“楓木”的發音傳速約每秒3500米左右,是“人聲速”傳音的58.3倍。
② 如果你懷抱著小提琴,另一個人在旁邊演奏,你能明顯感覺出來,懷抱著的小提琴同樣也在震動,它和正在演奏的小提琴是心心相印,靈犀相通的。簡而言之:就是琴板的傳音速度要比人發音傳速快的原因。
③ 只有了解琴板的發音傳速以后,你才能明白小提琴聲音的厚薄問題:厚在哪里,薄在何處,如果你能找出病因,對癥下藥就好解決問題了。如果你想學會“小提琴調音系統”,這就是必修之課。
① E.A.D.G 四根琴弦壓在小提琴身上的力量總和是55公斤左右,當你了解了這個原理以后。對選擇琴弦,琴馬,音柱,提琴材料的硬度會有很大的幫助。琴弦的張力要多少才能承受的起這個拉力,琴馬要多厚才能撐起這個壓力,音柱要多粗才能承受的起這個扛力,如果面板和背板做得太薄是否會被這個壓力壓裂。只有準確的掌握了力學原理,才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② 小提琴面板和背板的弧度高低大小直接影響抗力的作用,比如弧度高而圓的琴板就比較能抗壓一些,弧度低而尖的琴板抗壓力就比較差一些。
其實,琴馬的構造原理就是來源于橋梁的構造原理,你仔細觀察古老的石墩橋的橋孔和琴馬中間的孔,它們之間的雷同之處非常多,就是通用了一個原理。
① 在我們初中的生物課里講到過“木纖維組織細胞”的構造原理,木材的纖維組織細胞-每個細胞都是一個橢圓的小個體,一個緊挨一個。組成了一條輸送能量的高速公路。
② 我們用的小提琴材料只是木材中的其中一種,自然干燥的效果就是不會破壞這些完整的木纖維組織細胞,它用來輸送能量的高速公路同樣也是這條“傳音”的高速公路。
③ 木料烘干的效果就是破壞了這些木纖維組織細胞的正常形狀與功能,這條“傳音”的高速公路就遭到了破壞,因此,它的傳音速度就沒有以前快了,我們人的耳朵聽起來就會感覺不舒服了。
④ 現在你應該明白了,自然干燥的木料和烘干的木料區別就非常明顯了,前者傳音速度快而流暢,后者傳音速度慢而阻塞。
⑤ 所以,制作小提琴的木料不能采用烘干的,自然干燥的木料才是最適合做小提琴的材料。
① 小提琴的油漆與顏色就用到了化學知識,油漆與顏色的融合程度直接影響到“視覺色差”,以及油漆本身的柔和質感。否則,顏色不自然,油漆像玻璃。普及琴和手工琴的油漆差距非常明顯,中檔琴和高檔琴的油漆也能一眼看出。
② 調配油漆與顏色時的化學反應特別突出,一般“刺激味道”濃的油漆原料都是比較差的,味道淡的比較好。好的油漆對演奏者的身體也不會有任何影響,對琴的震動也有幫助。
③ 油漆與木料的融合非常關鍵,要想讓兩種不同的分子融合,必須要掌握相關專業的化學知識。
其實,制作小提琴就像搞科研一樣復雜,需要嚴謹,認真,細致的工作姿態,還需要執著,堅韌不拔的毅力。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靈感。
原創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nyanjiang.com.cn/1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