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對學生們小提琴學的好壞有著重要的影響,大部分的學生(尤其是學生家長)都幾乎無條件地信任教師們,以為教師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而這,恰巧就是誤區。
如果把小提琴教師比作駕車教練,駕車教練并不一定十分了解汽車的制造原理,或者汽車制造的歷史,更不一定會修理壞了零件的汽車。而小提琴,是比汽車復雜得多的東西。事實上,除開那些對小提琴硬件特別喜歡,甚至喜歡自己動手做琴,或者對小提琴市場有著特別興趣的教師外,一般的小提琴教師,對小提琴硬件的了解,并不比一般樂團演奏員懂得多。不同的是,他們被學生提問的機會多,因此有時候會另外問人,或者比較注意聽人家傳說,或者閱讀一些書籍文章。然而,那些問來的聽來的或者讀來的信息也不一定就完全正確或者能派上用場。
那么,教師究竟應該必備哪些小提琴硬件知識和能力,而這些知識和能力又從哪里來呢?我認為必須像學琴一樣通過正確的途徑正規地學習訓練和練習。
在這之前,教師們一定要解決一個心理問題,那就是必須明白和承認,自己對小提琴硬件的了解是有限的。從本人的經歷來看,越是級別高的、見世面多的、或者說越是懂得多的教師,反而會從心底對我說:“我只會教琴,對于小提琴本身,我懂得不多?!倍砸詾樽约憾煤芏?,研究得很深,甚至都超誰超誰手下無敵了的,往往卻是那些比較年輕的,世面見得少的,甚至還處于業余狀態的教師(或者人員)。
因為實際上,作為教師,也就是小提琴的軟件工程師,不特別懂得小提琴硬件是正常的,無可厚非的,并不是一件害羞或者難以啟齒的事情。所以,首先要面對這樣一個很難面對、也很難為情的事實。才能雖然對丹尼如此赤裸裸地指出教師的現狀而厭之入骨,也要把丹尼的文章多讀幾遍,記在心里。
那么,教師需要具備哪些小提琴硬件方面的知識呢?
一、鑒別能力
由于學生買琴基本上都是先征求老師們的意見,所以老師們首先要對小提琴具備鑒別能力。
A,小提琴價格:教師們要有能力判斷是工廠琴,作坊琴,還是純手工琴。要對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價格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小提琴與任何其他商品不同,不屬于大生產的標準產品,所以基本上就沒有一個所謂標準的定價。換言之,小提琴從根本上就是個“議價”東東。
工廠琴和琴弓沒有問題,材料加人工,就知道小提琴和琴弓大概的價格。全世界的一些工廠琴品牌(如今一色Made in China)都有工廠的商標和商品的番號,而各品牌對自己商品的番號都是明碼標價的。這些,與鋼琴長笛等標準產品沒有什么不同,很好掌握。而問題是,凡是有番號的小提琴,都是便宜貨,而教師真正接觸的,大多是手工琴,而手工琴,因人而異,各有各的標價,同樣水平的琴,謙虛實在一點的說:“我只要賣回成本加點勞動費就行,N人民幣就可以了,是朋友,一半價也行?!倍的,一開口:“我這琴如何如何,世界第一,非這個價不賣。”而這兩把同樣水平的琴的差價,可以是巨大的。
但是,無論小提琴市場如何沒有規矩沒有標準(尤其在中國),但總有一個絕大多數人遵循的市場規律。教師們應該對這個規律有所了解。
B,小提琴種類:教師們要對意大利琴,德國琴,法國琴,美國琴,中國琴的特點有所了解。
過去,這些琴的特點是非常突出的,尤其是油漆,一眼就應該能看出來。而今,隨著國際一體化的趨勢,小提琴制作材料(包括油漆配件等)的商業化和共通性,加之近年來中國白身琴(或者無商標的完成琴)的大量出口,這些琴被貼上各國商標,包括作坊甚至大師名字的簽名商標,流通在世界的市場中。
要學會這種基本而復雜的本事(鑒別能力),對于教師們來說,的確是艱巨而漫長的課程。因此,也不是我這篇小小的文章中都能告訴各位老師的。能告訴大家的,(包括學生家長,尤其是自以為很精明很能干的學生家長),在小提琴的世界里“價廉物美”的事情是很少的,尤其是在國外,正規的琴行里,想撿便宜“淘”到一把好琴,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在國外琴行看到的,聲音好、做工好、狀態好、樣子好,總之一切都比較適合中國人民的審美觀的,而且價錢又很好,琴行老板還愿意在討價還價中不斷讓價的琴,我猜想,十有八九是出自我國勞動人民勤勞的雙手,還不是一雙手,而是許多雙手勞動的成果。要知道,現在全世界任何國家任何地區,不賣中國琴的琴行,應該是找不到的。
C,小提琴危區:鑒別古琴,仿古琴,假古琴之間的區別。
真正的古琴,是一個燙手的領域,凡是上了一定價格的小提琴,都已經不是小提琴真正的價值,而是小提琴販子們之間股票般炒高的價格,所以建議教師們不要涉足進去。那里面水太深,教師們不值得為了自己不懂的事情丟了自己的廉潔名聲和教學事業。
由于古琴的昂貴價格和市場的需求,假古琴越來越多,這些琴可以原來就是老琴,因無法判斷原作者,被琴販子們說成是什么什么名琴,或者把老琴修改后貼上名琴的商標;也有純粹做假,在新仿古琴里面貼老琴商標當老琴賣??纯次覈鴦趧尤嗣袼龅奈┟钗┬さ姆鹿盼奈锕哦?,以及大量的假名牌商品,就應該知道我們的民族有多少出眾的能工巧匠,以及作假的本事。(當然不排除有誤會的,比如頭一家外國琴行是做仿古琴賣出去的,而到了國內因為不認識,幾經轉手后當真的老琴再賣也是可能的。)所以,只要老師們不涉足老琴就沒有這些麻煩。就跟學生說,自己對老琴缺乏了解,讓他們自己直接去與負責任的琴行打交道,自己負責。這樣最好最安全??傊?,對于超過5萬美金以上的老琴,如果沒有把握的話,能不接觸最好不要接觸。買外國新琴,尤其是外國活人的琴,總是比較安全保險的。
仿古琴,作為一種小提琴制作藝術,本來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仿古琴應該是仿老琴名琴的藝術精髓,而不是那些破破爛爛的外表和油漆。就像我們學習某一個優秀人物,應該學習那個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方法,而不是那個人穿破了的褲子一樣。所以,只要看到被敲得破破爛爛的,或者涂著花油漆的新仿古琴,就一定不是什么太認真的“仿古”琴,教師們就應該知道這琴的價位,不應該高出一把新的作坊琴才對。
二、維修能力
由于一般學生遇到小提琴硬件方面的問題,都首先會去問老師,以為老師的抽屜里面除了各種樂譜以外一定還有各種修琴的工具(當然這樣的教師不是沒有,我就認識幾位)。而老師們,有些問題不幫著解決還真的不行,比如弦軸不斷打滑調不準音。總不能五音不全拉勃拉姆斯!
所以,老師們要具備一些維修知識和動手能力,準備一套必備的小工具,比如:小尖刀、小平鏟、小銼刀、砂紙、弦軸蠟、硬鉛筆、調音鉤、合琴夾子、化學處理過的動物膠(不會干,隨時可以用)、柔和的清洗劑、棉布etc。小編希望能組織教師的短期培訓班,讓教師們學著真正自己動手,做到起碼不會損壞學生的琴。如果教師們除了教琴外,還能在學生面前動動手做些小提琴維修,您都不知道您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有多偉大多光輝!
三、應急能力
在演出前,比賽前,學生的琴突然出了問題,身邊又一時找不到師傅,怎么辦?教師們要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意外,學習掌握一些應急的知識和能力。比如我知道一位演奏家,一到演出,燈光一照,溫度一高,琴的弦軸就打滑,一下子琴弦會從直的變成彎的。這位老師的應急辦法就是,每上臺之前,先每個弦軸點一點眼藥水……方法對不對先不作評論,但絕對是管用的。
最后,教師真心為學生著想,為找到適合學生用又值那個價錢的小提琴和琴弓費心費力,是值得推薦值得尊重值得配合也應該得到一定報酬的,因為那也是教師的學問和所花時間的價值體現。但遺憾的是,教師形象的清廉與金錢的不協和,以及現實生活的丑陋與殘酷,是中華文化幾千年的問題,不是一兩篇文章所能改變的。
原創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nyanjiang.com.cn/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