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5歲時(1973年),偶然學的小提琴。那年在內蒙古赤峰二中,有位40多歲的音樂老師,叫岳景漢,前中央廣播樂團小提琴手。解放前,岳老師在北京一法國音樂家學的琴(私塾)。反右時,岳景漢老師不幸成了右派,全家下放到內蒙古赤峰市,在二中當音樂老師。
1973年我從寧城八里罕農村轉到赤峰二中上學時,在上音樂課中被岳老師發現聽音很準(他用腳踏風琴給同學們一個C調1后,便一連彈了20個單音,我在紙上都聽寫對了)。我就被拉去學小提琴,共選了12人(學校買了12把琴)。至今,我拉小提琴45年頭了。那年回赤峰,岳老師還健在,年過八旬了。我悄悄地問老師,我們跟您學的小提琴屬于哪個派系?老師眼睛一亮,對我說:“法比派。”后來知道,小提琴有法國/比利時派,有德國/奧地利派,有意大利派,有波蘭/俄羅斯派。當年俄羅斯派還真時髦一陣子,就是拉琴時右臂抬很高、揮弓有力那種????
岳老師當年看上了我的樂感好,但我個子小、穿個兒晚,手也小且粗,尤其小手指不是一般的短,明顯缺欠。可今天我要告訴小提琴愛好者,手短啊、脖子短啊、臂短啊……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真心喜歡小提琴、喜歡音樂,且有一定的樂感天賦。孩子如果不喜歡拉琴就別硬逼迫他;孩子如果喜歡樂器就支持他。
我還告訴小提琴愛好者,手指細且長的并不是拉提琴、彈鋼琴的優勢。你看鋼琴家朗朗的手沒?看小提琴大師梅紐茵、帕爾曼的手沒?都是短粗的。因為手指粗,柔弦更有力度和韻味,持弓也一樣有力度和靈動感(長大后就感覺到了)。
小提琴伴我40多年,工作生活之余拉琴,都是樂趣、修養、美學、凈化心靈……感謝恩師岳景漢!
—–文章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
原創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nyanjiang.com.cn/1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