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近年來對提琴的重視逐漸增多,大提小提琴作為一種非常有感染力的樂器,進入音樂學院課程中,在宣揚藝術文化的同時,幫助學生激發自身更多的音樂潛力,培養更優秀的音樂人才。大提小提琴自身具有的特殊性,使其課程在音樂學院可以快速發展,但在實踐教學中還會遇到一些問題,需要不斷完善、解決問題,促進大提小提琴教學的發展。
1、音樂學院大提小提琴教學的現狀
大提小提琴具有音樂表現的獨特魅力,在音樂學院教育中發展迅速,相關教學質量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音樂學院學生對于西洋樂器接觸機會越來越多。音樂學院大提小提琴學生除了能夠獲得樂器技術上的指導,還能更清楚的了解其文化內涵。
(1)音樂學院大提小提琴教學學生培養存在盲目性。我國專業大提小提琴培養院校教師基本飽和,九大音樂學院連年擴招,學員不斷增長,導致院校對于人才的培養缺少系統性、目的性。就普通音樂學院而言,對于音樂表演技術性人才教育沒有目標,教學沒有就業性的方向,影響學生學習熱情。如今大多音樂學院對于大提小提琴教學不夠重視,投入的積極性較少,導致學生無法更細致地了解相關課程,對于就業方向更加迷茫。
(2)音樂學院大提小提琴教學缺乏因材施教。如今音樂學院大提小提琴教學方式較單一,沿用傳統的教育形式,使用教師熟悉的教課方法、內容,卻忽略了新時代下學生對課程理解的方向,降低了教學質量。與專業音樂學院的學生相比,普通音樂學院的在校大學生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系統的相關培訓,每個學生自身素養各有差異,造成大提小提琴演奏水平不一。沒有針對性的教育,只是傳統的教育形式,會削弱學生對大提小提琴學習的興趣,無法提高教學質量。
(3)音樂學院大提小提琴專業招生目標不明確。大多普通音樂學院考入大提小提琴專業的學生,通常都是來自于普通中學,沒有經過正規的相關訓練,經過藝術培訓的學生非常少。因此,學生在學習大提小提琴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先天條件存在的不足,或者對于大提小提琴技術性理解不足,都會影響整個學習進度。長此以往,大學生對大提小提琴的學習興趣會逐漸減弱,對自己的學習也失去信心。若對大提小提琴專業的招生不夠明確,沒有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專業選擇指導,影響學生自身就業方向的選擇,對學生和學校都有些不負責任。
2、音樂學院大提小提琴教學的對策講解
面對當前音樂學院大提小提琴教學水平的參差不急,需要不斷尋求教育的改革創新,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并能夠明確就業方向。我們不斷探討音樂學院大提小提琴教學中有效對策,結合學生本身情況,給予更有力的教學支持。
2.1提升大提小提琴學生心理素質
音樂學院大提小提琴教師在培養大學生技術性知識的同時,需要重視其感情的投入及音樂表達、演奏等心理素質的綜合提高,一個作品的完成,需要的不只是基本功,還要綜合、穩定的心理素質支撐。在大提小提琴演奏過程中,學生會產生積極的、消極的各種情緒,需要教師給予引導和調節,在完成一次成功的演奏后,應該給予鼓勵,樹立學生的信心,不斷積累更多舞臺經驗,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2.2重視大提小提琴學生樂曲分析能力
一個作品的完成,學生可以結合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在基礎技術的基礎上嘗試各種手法對作品進行展示,進而增強自己對作品的音樂表現能力。注意音樂表達中,引導學生正確的呼吸、唱的方式,結合樂器的展現,可以提高大提小提琴整體的音樂表現力。掌握樂曲中真正的意義、內涵,進而幫助學生多角度認識樂器及作品,提高學生音樂素養,提高音樂表達的創作空間。
2.3引導學生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同步發展
一次優秀的演出,重在大提小提琴演奏者的技藝和感情的投入,因此對于作品的演奏效果,應該做好情感和理智結合的投入。對作品背景、內涵等等了解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練習強化技術,并通過想象、理解等豐富的思維,強化學生對于大提小提琴演奏的多元化展現。在精神、情感綜合投入中,會促進學生大提小提琴演奏發生更大地進步,取得更理想的成績。
整體而言,音樂學院大提小提琴的教育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分析和解決,才能幫助學生真正掌握和強化專業素養,為社會培養優秀的素質性人才。“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對于大提小提琴的教育和學習之路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
原創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nyanjiang.com.cn/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