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人們對斯特拉迪瓦里的小提琴了解很多,但人們還不知道,其實他的工作室還生產配件,包括小提琴盒。今天的小提琴制作師肯定不會為他們的提琴制作琴盒吧:現代的琴盒制作是一個高度專業化和機械化的行業,而且對于今天的制琴師來說,購買現成的琴盒比制造琴箱更容易、更便宜,也更安全。但不少人認為是斯特拉迪瓦里建立了所有現代小提琴盒的模型。

在17和18世紀,通訊和交通比今天慢得多,效率也低得多,成功的小提琴制作工坊大部分人員配備齊全,產量相對較高,當然,與單一制琴工坊相比今天絕大多數在克雷莫納。由于勞動力便宜,原材料豐富,提琴作坊自己生產琴盒比從其他地方訂購更實惠。
斯特拉迪瓦里的作坊即使在當時也享譽世界,其樂器多是由富人和名人委托制作的。所以斯特拉迪瓦里只會為他自己制作的樂器制作琴盒,因為這些琴在到達新主人手中之前往往需要經歷漫長而危險的旅程。由于斯特拉迪瓦里是一位完美主義者,所以他制作琴盒以確保提琴的安全交付是符合邏輯的。

克雷莫納的斯特拉迪瓦里博物館展示了斯特拉迪瓦里本人的圖紙、草圖和設計,代表了他想要的小提琴盒的組件:鎖、閂鎖、鉸鏈和其他細節,包括不少于52種不同的鑰匙孔設計。這些簽名圖,其中一些發表在Simone F.Sacconi的著作《斯特拉迪瓦里的秘密》中,來自斯特拉迪瓦里的莊園,由他的兒子Francesco和Omobono賣給了Cozio di Salabue伯爵,最終進入了博物館。這些設計不僅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了偉大的制琴師的多面天才,而且還為研究人員和小提琴案例專家格倫伍德的理論提供了進一步的可信度。
盡管小提琴本身基本保持不變,但幾個世紀以來,小提琴琴盒已經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以應對社會變化帶來的挑戰。18世紀的案例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即旅行比現在少得多。在檢查它們時,很明顯它們并不是為了在現代意義上是實用的。通常很重,帶有相當不舒服的華麗金屬手柄,這些琴盒并不適合日常使用,但確實提供了安全的地方,可以將小提琴放在家庭環境中以及偶爾乘坐馬車旅行時,與主人的其他行李箱和行李。

17、18世紀的意大利提琴盒一般用楊木制作,在意大利波谷地區盛產,重量輕,在當地廣泛用于制作櫥柜。它們往往是由實心塊雕刻而成,而不是像當時的德國或英國箱子那樣彎曲或成型。為避免翹曲,有必要使用經過良好風干的木材,由此當時制作的琴盒相對較重,但強度很大。
今天展示的琴盒可能是斯特拉迪瓦里早期的作品,它的錐形設計——被稱為“皮套”外殼設計,幾乎是那些旨在便攜的外殼的時代標準——具有更寬的末端鉸鏈,允許小提琴和弓,大概包裹在布袋中,通過滾動和提示先滑動它們來插入。
這個琴盒的外部覆蓋著小牛皮,然后粘在結構上,然后沿著表殼邊緣大約每2.5厘米放置369個金屬螺柱以保護它們。表面飾有豐富的圖案,這些圖案首先涂在金箔上,然后用加熱的烙印壓入皮革中。設計的對稱性非常嚴格,我們可以假設這項工作是用半模板完成的。這種精確度與保護性鉚釘的隨意放置形成了奇怪的對比,這種對比進一步證實了多手創造了這項工作的想法。事實上,這種皮革裝飾在當時幾乎是裝訂工的專長,他們在這項工作上的技藝已達到相當完美:
外部裝飾中有一首帶有意大利文字的旋律,上面寫著:Ecco la cetra e dia principio al canto。到目前為止,還無法將這段文字與任何已知的音樂作品聯系起來。然而,最令人感興趣的是銘文STRADIVARIO A.CRE。在鉸鏈開口的兩側,不僅證實了此案與大制琴師的作坊有關,而且還提供了有關其建造時期的線索。
盡管這款皮套外殼精美、工藝精湛,而且相對輕便和緊湊的尺寸具有實用性,但設計本身顯然存在缺陷。由于這些箱子的內部通常只襯有紙(盡管很多都用布重新襯過,就像這個一樣),將樂器滑入其中會導致背板和琴頭磨損,尤其是對于琴的邊緣磨損,正如在那個時期的提琴上經常看到的磨損那樣。
這些小提琴盒的缺陷對今天的我們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對于完美主義者斯特拉迪瓦里來說,這也一定很明顯。正如伍德所說,這可能促使他完全重新設計他的琴盒,以便更好地解決儀器安全問題。
我們永遠無法確定這個琴盒是否真的是在斯特拉迪瓦里工作室制作的,但它是由斯特拉迪瓦里親自制作還是由他委托制作并沒有什么區別。眾所周知,斯特拉迪瓦里的大部分樂器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他的助手制作的:同樣,今天最高級的高級時裝設計師禮服是由匿名裁縫縫制的,而不是由名不見經傳的設計師縫制的它。木工是在斯特拉迪瓦里工作室完成的,而皮革制品是在外面完成的,也許是當時蓬勃發展的裝訂商,這是一個誘人的可能性——盡管斯特拉迪瓦里的莊園確實包括用于制作表殼的皮革加工工具。
最后一把被證明是真正的斯特拉迪瓦里的閣樓小提琴是幾十年前發現的,但很有可能仍然有很多機會發現“新”斯特拉迪瓦里,盡管是他的一個小提琴盒。一個制琴大師可能會留下盡可能多的線索來證明他們作為小提琴大師的身份。


當人們觀察制作這些琴盒所需的各種材料(皮革、木材和金屬;襯里的紙和布)和工藝時,會發現制造一個琴盒所需的時間和成本幾乎不會低于制造一把琴所需的時間和成本。例如,圖上中表殼的每個鉸鏈都是用鍛鐵敲打而成,長37英寸,完全環繞琴盒。所以,在當時的那個年代,能制作出這么精美的小提琴琴盒確實令人感到佩服。
原創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nyanjiang.com.cn/3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