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教學法是很多的老師所使用的教學參考,對于鈴木的教程,大家也是評論各異。很多的老師認為鈴木教學法對于初學者演奏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但也有人說這種方法并沒能真正教會學生們正確的小提琴技巧。
如果你正在考慮是否采用鈴木體系,最好先進行全面的了解和調(diào)查,看看這種教學法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再做決定。為了方便大家獲得足夠的信息、作出明智之選,下面列舉了鈴木教學法的6個法則以及它們各自的利弊。
1.鈴木教學法的結構
鈴木小提琴教程結合了小組課程和一對一課程,下面是這種課程結構的利弊。
好處:基于每周至少有兩節(jié)課,學生的演奏技巧會得到有效的鞏固和提高。不同類型的課程可以覆蓋不同類型的學生和學習方式。對于孩子們來說,小組課也是一個能從同伴處獲得激勵和挑戰(zhàn)的環(huán)境。
弊端:鈴木小提琴教程對于課程量的要求,其實大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器樂小課。對于現(xiàn)在的忙碌家庭而言,這可能會造成不小的壓力。此外,鈴木教程進度對于缺課的包容度也比較低。
2.聽小提琴曲
鈴木體系建議學生們每天都要聽小提琴曲,尤其是他們自己正在練的曲子的音頻。而這個要求也有它相應的利弊。
好處:每天聽音樂,對于培養(yǎng)小提琴或是其他樂器的樂感而言,自然是很棒的方法。對于正在練的曲子,聽得越多越熟,自然學得越快越好。
弊端:保證學生每天聽音樂的時間,這個重任往往落在家長身上。它不僅對于忙碌的家庭是一種負擔,有些父母甚至會對于反反復復聽到某首曲子感到厭煩。
3.參加各類演出和獨奏音樂會
獨奏演出是鈴木教學法很重要的一環(huán),但對于琴童家庭來說,也是有利有弊的。
好處:借準備一場獨奏演出的機會,可以定下明確的目標。學生們在完成一場演出后,常常能收獲成就感,鞏固自信心。鈴木體系中還包含的小組形式的表演,對于新手來說,也是一個更安心的演出環(huán)境。
弊端:有的孩子特別害羞,上臺演出可能會比較艱難。要讓他們能從容大方地走上舞臺,可能需要花更長時間在心理建設上。
4.對「聽記」的強調(diào)
在鈴木教程中,初學者通過「聽記」的方式來學曲子,而識譜技能則要在幾年之后才被引入。
好處:這種方法便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感,即,可以自己判斷出一個音準不準。聽覺記憶的學習方式,將曲子深植在學生的腦海中。不擅長讀譜的學生,可以由背譜演奏的感受到音樂的自由。
弊端:由于鈴木教程前期并不強調(diào)識譜,有的學生可能會覺得有點難。等到他們學會正確識譜時,掌握的小提琴技巧已經(jīng)遠遠高于他們視奏的水平。此時再回到基礎的訓練內(nèi)容,可能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對于能力不夠、或是已經(jīng)在演奏中養(yǎng)成了一些壞習慣的學生而言,負面效果可能更嚴重。
5.每日投入練習
好處:只要每天練習,哪怕只有 10 分鐘,任何一個器樂學習者都會有很顯著的進步。總之,每天練琴是提高水平的最佳方法。熟記這一點,便能從鈴木教學法的要求中獲益。
弊端:如家長們所知,愿意主動練琴的孩子并不多。因此,保證孩子每日練琴同樣是家長的重任——而這很可能成為一個負擔甚至產(chǎn)生家庭矛盾的緣由。
6.父母的參與
鈴木小提琴教學法要求父母的參與,包括參加孩子們所有的大課和小課、協(xié)助孩子在家練琴。
好處:年紀小的孩子學琴,尤其需要父母的高度參與。當孩子在家練琴時,這一點格外明了。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和幫助能夠更有效地鞏固課上所學的內(nèi)容。
弊端:鈴木教學法對于父母投入的要求是可觀的。除了平時上課和練琴之外,父母還要額外花時間來親自學習這門樂器。學樂器不僅要投入耐心和時間,對于成人而言,新學一門樂器本就有更高的難度。
以上總結了鈴木教學法的好處和弊端,如果大家覺得有興趣,可以結合自身情況。總的來說,鈴木教學發(fā)是有其獨到的優(yōu)勢的,在國際上也是非常主流的教學方法。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nyanjiang.com.cn/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