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小提琴制作師,很多人會想到穿著圍裙,帶著金絲眼鏡的白頭發老爺爺。而事實并不是這樣,年紀不到40歲的法國人法布里斯·貝呂茲,手上還戴著一串菩提子,在其中就顯得很特別。他的店法布里斯&斯尼特科夫斯基開設在一棟辦公樓的三層,分為展賣、修復和試音三個空間,這里是法布里斯自己設計的,銷售和修復間素凈的白色就像醫院或者實驗室,因為在他看來他的專業就是給老琴治病,讓它們和使用者配合默契,恢復到最佳狀態。
小提琴是一種非常敏感和脆弱的樂器,它需要嚴格地與使用者相互契合,同時又極容易因環境的細微變化影響音色,因此一把趁手、高品質的小提琴需要固定頻率的調試和保養,才能激發它的最好狀態。小提琴修復,可以分為三種不同等級:修理、修繕和高級修復,尤其以后者難度最高,它針對的基本都是博物館級或珍貴的古董琴。小提琴修復在中國是一個發展極初期的細分市場,北京目前只有不到五個人從事這個職業,而法布里斯是唯一一個外國人。
古董小提琴在國內也在剛起步階段。對于較為成熟的法國市場來說,古董琴的特點除了古董物件的年代感之外,木頭本身經過經年累月的振動,會形成其自身的頻率特色,也就是說琴本身會有自己的性格特點,選琴本身成為了一件“伯樂相馬”的過程。曾經北京一家拍賣行也舉辦過一次古董樂器專場,叫好不叫座,成交率很不理想,這也折射出國內對這個領域的認知度較低、市場不成熟的情況。
法布里斯從小就對木頭和雕刻充滿興趣,因此最早的專業訓練選擇木工,也經歷過1-2年不同木藝工作室的磨練,但是他最終覺得一般的木工不夠精細和極致,直到他接觸了小提琴,便找到了自己的世界。他師從蘇聯小提琴家謝苗·斯尼特科夫斯基之子、著名的琴師Alexander斯尼特科夫斯基。在經過了12年蘇聯式的嚴苛教育之后,在1996年,法布里斯成為了學生里唯一一個變成師父的生意伙伴的。這也就是為什么他們的店被命名為Beluze&斯尼特科夫斯基(取兩人姓氏)。
里昂的店鋪現在仍然由斯尼特科夫斯基主要負責,主營提琴修復業務,同時他現在還在堅持培養學徒。曾經經手無數斯特拉迪瓦里、阿瑪蒂等天價名琴的斯尼特科夫斯基在歐洲的小提琴界有著很高的名望和豐富的資源,尤其是在古董琴的收集上。
法布里斯4年前在北京落腳。在這之前他跟隨妻子前往深圳,這個僅有一個交響樂團的移民型城市并不適合他發揮自己的專長,但他就是在這里,從一個熟人都沒有的異國他鄉開始通過口耳相傳硬是做出了自己的口碑,最終他搬來了擁有多達14個交響樂團、眾多收藏家和資深愛好者、幾千專業學生真正大市場——北京,也從深圳的小工作室發展到現在SOHO尚都的正式店鋪。
盡管中國這個市場有無數待發掘的潛力,但小提琴世界還是比較傳統保守,和其他與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行業相比顯得神秘而安靜。在琴師這個行業里,知識傳承大多仍然是傳統的師徒制,就像現在法布里斯唯一的徒弟是從四川音樂學院制琴系畢業的學生,她算是轉換路線選擇了自己最喜愛的修復而非制作,來北京潛心學習。同時,從法布里斯剛剛在中國落腳開始,他的主要客戶仍然是專業的小提琴家或者藏家,而市場拓展的主要方式是進入圈子、認識他人,名聲主要靠圈內的口耳相傳,同時從名聲到實際業務的轉換率是很難解決的問題。
為了打破琴師這個傳統行業的操作方式,也是希望修復小提琴可以更多地為人所知,法布里斯需要有全新的模式。同時,傳統的修復行業耗時長、面向窄,在工作坊中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傳統琴師形象對他來說,在中國這個亟待培育的市場來說并不合適,所以銷售古董小提琴成了他當下最為主要的突破口。
古董小提琴的背后是一股“本真”運動的風潮,它起源于上世紀初的西方世界。作為一種巴洛克時期發展到現在的樂器,小提琴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就像菜系一樣。所以在烹飪界有試著重現滿漢全席或者隨園食單的努力,同樣地在音樂界,他們對挖掘古代作曲家以及挖掘古典演奏方法也產生了興趣,力圖恢復舊制,比如有的樂團會使用巴赫時代生產的提琴演奏同時期的音樂。古董琴的復興基本可以算是這個運動的先決條件之一。
其實,巴洛克時期的提琴只有五根弦,而且多是音量較輕、并不一定適合音樂廳大小空間的羊腸弦,弓的弧度較大、弓毛較松,和現代的演奏環境、演奏方式并不融合。目前市場上有一部分商家提供的是經典款式的仿款,而也存在著像法布里斯這樣直接從古董琴入手,為其裝配上腮托、琴馬、琴弦、音柱部分,運用修復生涯帶來的經驗和判斷力,為提琴加入更多個人的色彩。
店中售賣的組裝琴價格區間在2-3萬到幾百萬不等,高級的小提琴都附有專業認證的證書。其中分為兩個類別,90%以上的是西歐進口的古董提琴,再經過法布里斯裝配的成品,以法國琴為主;其余價格相對親民的是國產小提琴的定制琴。
目前法布里斯的顧客接近90%都是專業的音樂家,在選擇小提琴的時候,需要大量面對面的交流。他們需要現場演奏一段,并介紹自己慣常的使用習慣和使用需求,然后琴師通過自己的經驗和判斷來為其選擇適合的琴,并根據顧客需求將其調整到最佳狀態。作為專業的琴師,法布里斯這里賣出的琴,每一年他都會根據環境和使用狀況調整2-3次。在第一年他都會提供免費調試服務。與此同時,只要在這里購買的提琴顧客,如果想要進階到更為高級、昂貴的款式,他們也會在琴狀況優良的情況下原價購回(相當于以舊換新)。
法布里斯說,讓他想要嘗試銷售領域的原因,也是來自目睹中國市場的不足乃至亂象。首先,制琴師是有自己的市場價位的,這一點在中國的信息并不對稱;其次,古董樂器的投資價值目前大眾認知程度還不高;再次,對提琴有一些錯誤的印象,比如獨板背板才值錢、顏色古舊才值錢,但其實每個時期的漆面變化都是不同的。而且,目前國內的古董琴市場充斥不少東歐的仿造品,他希望自己的店可以為市場提供一個好的標準。
最近,法布里斯的店鋪剛剛來了一個新的同事,也是首次他們有了技術人員以外的人,他將會負責市場推廣相關的工作。這個需要預約的店鋪,以往都是通過一對一、面對面的交流來傳播知識,現在他們也開始想要慢慢摸索,通過一些公共活動的嘗試,從這個古老又神秘的行業中探出頭來。
原創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nyanjiang.com.cn/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