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TU 是原石四重奏中的一個小小成員,她是個看著很靦腆,其實很潑辣的中年女孩。今晚她話有點多,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大提琴在“石頭音樂小分隊”里的小小感悟。
1.音準整齊度
音準一直是自己的小驕傲,原來學習鋼琴,所以對于音準的升降,音符的和聲非常相信自己。
圖片出處:日劇《四重奏》
參與排練時,發現需要和大家一起配合,有的時候音準要互相靠,尤其和窩殼一起作為大提AB角色一起發聲,一旦松懈容易出現音色偏差不夠整齊,需要謹慎地校準每一個音符。
2.背景節奏的卡點精準
作為低音背景的鋪陳,大提琴的角色就像是一個軍隊中的“導航大將軍”,它低沉渾厚的存在,起到了穩定軍心的作用。一般用于四重奏中穩定節奏,簡直可以稱為一個會呼吸會唱歌的“節拍器”!!!
淡淡鋪在所有音樂色彩的最底層,但可以預示一首作品旋律色彩起伏狀態。如果在配合練習過程中,出現旋律丟失錯位時,“大提琴將軍”的背景鋪陳可以為其打掩護做出旋律提示,便于掉隊者的無縫插入。
3.偷學的”租”
在經濟學中,“租”是一種隱形的福利,也就是白賺的收入。參加四重奏的排練中,我發現,大提琴得到的“租”其實特別的多。學習樂理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看樂器家族族譜,有木管的,銅管的,打擊樂的,當然重點我要看的就是弦樂家族啦!既然是一個家族,那小提,中提,大提琴之間就是相似的。在排練的時候,作為大提琴譜面較為寡淡,總是抑制不住好奇心,去偷看一提,二提密密麻麻的譜面(人家3頁,我就1頁,我真的好奇他們的旋律到底有多復雜!)
大家喜聞樂見(熟能生繭)的卡農,對于大提琴聲部而言,每次排練是有一點無趣噠~噠噠~噠噠噠~
隨著排練的增加,我欣喜地發現可以在其他聲部中學到好多關于演奏的小技巧,包括音樂氣口處理,到底是一弓中停頓,還是選擇分弓?起頭第一個音符帶領出重點音符,選擇上弓,或是下弓?快速或者加速片段中的帶點音符staccato 到底如何處理?用彈性表現?還是壓住弓桿來表現短促?樂器家族中衍生不同功能的聲部,而我又通過不同聲部展開的樂譜,閱讀到更多的旋律技巧,擴展了我的大提琴知識面。偷學到很多意想不到的表現方式。
其實非常感動大家能閱讀到這一行,我是一個喜歡記錄原石排練點滴的日記女孩,通過音準,節奏訓練,演奏技巧的不斷思考,也體現出四重奏成員之間的配合和默契非常重要,每一把琴雖然音色不同,作用不同,但四者之間都存在關聯性和共通點。學習樂器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群人在旋律的海洋里,挖掘到更豐富,更新鮮的內容,彼此成長,共同收獲知識和歡樂的方式。
原創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nyanjiang.com.cn/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