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提琴琴碼的重要性,丹尼在他的《提琴的琴碼問題》一文里,是這樣描述的:“提琴的琴碼,實在太重要了(如果不是最重要的話)。換上一個不同的材料和形狀的琴碼,會使琴的聲音變得面目全非,正如許多客人說“像換了一把琴一樣”。而琴碼的做工,就像一個人的臉,或者一個商店的櫥窗,是鑒別一個制琴師傅水平高低的尺碼。參加國際提琴制作比賽或者找工作,第一輪一般就是郵寄一個制作完了的琴碼過去。當然,我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一般來說,提琴修理師的琴碼要完成得比新琴制作師更漂亮,因為摳琴碼,是修理師們天天要干的活。事實上一些大牌的制作師摳出來的琴碼還真不敢恭維,但那并不影響他們大師的地位,也不說明修理師的琴比大師們做得更牛。”
琴樂的理解是,琴碼對于拉小提琴的人是為了聲音,對做琴的人是顯示做工。
丹尼說他有原則:專業師傅做的琴碼,他表示尊重,所以一般不去修改人家的琴碼。另外,只有絕對需要換琴碼的琴,他才做新琴碼。就這把意大利老琴來說,丹尼說其實裝在琴上的碼子的做工并不太糟。
(雖然有點“過”法國味了一點。但那是個人的風格,是允許的。)所以半年前當琴主提出要丹尼換琴碼時,被婉言回絕。但是,這一次不同了,因為參加明年OSLO的梅紐因國際比賽的我國選手,要使用這把琴去參賽。這,情況就不同了。所以,這一次,丹尼在百忙中接了這個任務。
所以,這一次換小提琴琴碼的目的,不是因為原來的琴碼不好看,而是因為原來的Aubert DE LUXE的琴碼裝在這把琴上很柔和,更適合室內樂。而現在,這把小提琴要作為中國人民的喉舌去喊得全世界都聽見了。
第二步:選材,從許多琴碼中選出密度較高彈性好振動好反應快的琴碼。
(進入主題)第三步:拆掉中間兩根琴弦,用bridge maker量琴碼需要的高低。一般小提琴E弦3mm,G弦5mm。開始可以多留0.5mm,怕萬一做矮了。
還有,量小提琴琴碼高低的時候,指板的翹度也要算進去。一般說,小提琴E弦翹度是0.5mm,G弦是1mm,最低點在第一把位的三指和四指的位置。
四:將琴碼毛坯畫到需要的高度。在日本,丹尼有專門的桌型小帶鋸,鋸這個圓幅,只需要幾秒鐘。可現在是在上海,必須純手工。可憐的丹尼大叔!要動大刀子了。
五:將琴碼毛坯的腳貼著琴面板。這,很重要,非常重要,許多小提琴因為琴碼做得不夠結實,而被弄壞。這樣的例子不要太多!(上海話)
丹尼說有一種看上去很專業的工具,其實專業人士沒有人使用,傷到面板還不算,根本就沒有必要使用。
他說他初學做琴碼的時候也買過一個,帶去見他的俄羅斯師傅時,那尼果師傅看了后立刻要丹尼賠償他的牙齒,說他把大牙給笑掉了。(太夸張了吧,丹尼又在編故事了,別信他的)
鏟碼腳可以利用原來的舊琴碼碼腳的角度,畫一下,先鏟一個大概。然后用chalk fitting法;
但最后,如果舊琴的表面已經不平,最精細的fitting就推薦用鉛筆。但一定要選用軟性鉛筆,要輕輕涂在表面,千萬不能傷著油漆。
六:小提琴琴碼厚薄。小提琴琴碼最大的問題是往前傾斜,彎腰。請想一想什么樣的人最容易彎腰?細腰者,而大肚子是很難彎腰的。所以,做琴碼先要把肚子留著。當然,大肚子琴碼從聲學上也有講究,這個問題丹尼說另談。
凃了鉛筆印子的中間部分先不動,只鏟旁邊的地方。
丹尼做琴碼的厚度一般上面為1.5mm,腳部為4.2mm,但不是一次到位的。他習慣先留多一點。裝在琴上一段時間后再作最后調整。
七:細活,丹尼說這是一個內行看門道的地方,大家都是內行,自己看門道吧。反正我看見他什么工具做什么用,都用上了。結果是這樣的。
PS:丹尼只為手工琴制作小提琴琴碼,也只對必須更換琴碼的琴制作琴碼,制作費上海價格為日本價格的一半。丹尼很忙,找他買琴買弓,調音、做音柱、做琴碼、換弓毛,修琴調弓,都請事先預約,琴弦q我或者發信息就行了。
原創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nyanjiang.com.cn/2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