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做好的小提琴,由于沒有被演奏過,音板的震動并不充分,可以說,只是一個“木頭盒子”。經過演奏者日積月累的演奏和制琴師后期的專業調整,音板震動越來越充分,聲音也隨之變得干凈、寬廣、通透、厚實……
因此,一把好的提琴作品,是制琴師和演奏者共同成就的。
201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我們完成了一支紀念新中國誕辰70周年的小提琴作品,琴型基礎為耶穌瓜奈利制作于1730年的小提琴“克萊斯勒”(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u’ 1730 ‘Kreisler’ )。
這支作品剛裝配完成后,我們便使用專業錄音設備,在無混響房間的環境里,對這支作品的聲音進行了記錄,錄音文件無任何后期處理。2020年4月,這支作品交付給客戶使用,期間對琴進行了2次調整。2021年4月,在這支作品被演奏了1年后,我們再次使用相同的錄音條件,記錄了這支作品的聲音。這短短的1年間,這支提琴聲音發生的變化,為了降低失真,我們戴上高品質耳機或者連接藍牙音箱播放。
經過對比發現,一年后的琴聲音要遠比一年前好了很多。事實證明了提琴需要被經常演奏,好的提琴,演奏時間越長,聲音越好。
我們會對自己的小提琴作品進行持續的跟蹤,這也有助于我們了解提琴的變化和發展,可以驗證制琴時的一些想法,從而調整制作工藝;同時,我們通過與演奏者的溝通和交流,結合客戶的反饋,不斷提高制作水平。
原創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nyanjiang.com.cn/3396.html
干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