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上小提琴課,欣賞曲目。有幾種目的:對于高階的小提琴學生來說,如果想參加小提琴演出或者是比賽,必須研究一些小提琴大師演奏的經典曲目。
通過聆聽,分析,大師對曲子的演繹,從中來學習一些表演中所傳達曲子的內涵。對于中階的小提琴學生來說,欣賞小提琴曲目,是在老師的指點下,去聽更高的水準的小提琴表達的音樂內涵和方法,畢竟小提琴老師不一定是提琴大師。有些高難度和更精致微妙的演奏,老師也不一定能夠師范出來。
對初學者而言,聽小提琴曲可以訓練聽力,弦樂器和鍵盤樂噐有很大區別。鍵盤樂噐是一個鍵一個音,只要鍵不按錯,發出的音絕對正確。而弦樂器發出的音全靠手指按在正確位置,至于發出的音正確與否,全靠拉琴人的耳朵鑒別。所以對拉琴人耳朵聽力的練習持別重要。
此外還有一些現場演奏的一些效果,老師也很難在教室里重現。那么對于低階的學生和初學的學生來說,欣賞小提琴曲目更多的是引導初學者,認識真正美好的小提琴音樂是什么樣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或許有人會問:自己聽不就得了,干嘛還要出大價錢去到老師那里去聽。當然,你自己家里有音樂老師,或者音樂人事,也可以給小孩去講解如何欣賞小提琴的曲子。否則一般的家長很難一遍對照著曲譜,去讓小學生,跟著大師的音樂,去理解曲譜里的那些蝌蚪怎么樣就會變成一種如此唯美的音樂。
當然,也會有些老師想偷懶。借欣賞小提琴曲來休息,這種老師應該是極少數的吧。
總之,學習小提琴,技術是一方面,藝術也是需要從頭開始培養的。畢竟一開始練的那些:諸如《沃爾法特》《開塞》之類的練習曲是非常非常枯燥的。這種練習只能培養技術,很難替代音樂美感的培養。
原創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nyanjiang.com.cn/2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