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聊聊中國小提琴價格和小提琴市場,讓大家選琴不在有疑惑。目前國產的小提琴制作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最高水平,價格在國際市場上卻是很便宜的。很多國外的琴行找到國內琴廠作代加工,然后再打上自己的標簽來賣,所以從國外買回來的小提琴有可能就是國產的。
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小提琴生產第一大國,產量是世界第一。目前美國市場上銷售的小提琴和大提琴有60%至70%是由中國制造的,其余則來自羅馬尼亞、德國、意大利和捷克。
中國小提琴在國際市場如此有競爭力的原因是國產的小提琴太便宜了,以至于國外人根本無法招架這種價格的沖擊。不光是小提琴,鋼琴、巴松管、吉他和大提琴,中國產樂器已經牢牢占據了世界音樂器材市場,同時銅管、木管樂器和電子樂器的產量也在猛增。可以說國產的小提琴已經牢牢的占據了國外小提琴的低端市場,但是高端市場仍然被意大利,法國,德國等國所占據。
國產的小提琴給外國人的印象就是廉價的和低質量的,實際中國人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已經可以制作出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小提琴,目前在國際所有提琴制作比賽中中國人都能屢屢拿獎,這就說明的國產的制作水平,但是由于中國小提琴一直以來的超低價格和批量生產的粗略工藝已經給外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俗話說便宜沒好貨嘛,所以要讓外國人進一步認同中國小提琴在高端市場的制作水平可能還需要很長時間。
我們再來談談老琴,目前國內的老琴多是從國外帶回來的,多數為東歐和意大利、法國、德國的,質量參差不齊,價格混亂。老琴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來衡量他的價值,所以是價格十分混亂。同樣的琴可以從萬八千一直到十幾萬,有的甚至是漫天要價。至于老琴的挑選確實是一門學問,我會再以后的文章中向大家介紹。提琴不像家用電器工業流水線大批量生產,成本十分透明,質量保障也比較成熟。提琴既存在他的使用價值又有它的收藏和藝術價值,可以說是一個價值的綜合體。制作成本也可以說是天壤之別。而這些很難單憑肉眼識別,需要多年的經驗才能辨別,而小提琴從十八世紀起就有各種仿制名家作品。所以真假也很難辨別,目前國內極少有真品收藏,您在市場上所能見到的多數無法鑒別具體的制作年代和作者的老琴,這類提琴中標簽許多是后貼的,不能作為衡量價格的參考。因此我個人認為買一把老琴還是主要聽聲音,看保存的完好程度來衡量價格。意大利的琴一直是大家向往的,所以價格也比其他國家的老琴貴一些。
總的來說要想挑選好的老琴,還是要找到懂琴的人幫你做參謀。目前還有許多人把小提琴用來做收藏和投資,因為小提琴的收藏價值很高,時間越久的小提琴聲音越好這是大家所供知的,而且一些老琴還有他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因為它極大升值能力使收藏家們都把它當作了寶貝。一把斯特拉迪瓦利制作的小提琴目前可以賣到幾百萬美元,而在40年前只有不到10萬美元。僅用40年就漲了幾十倍的價錢,這樣高額和豐厚的利潤是其他收藏品所無法比擬的。
其實我個人覺得目前最佳的小提琴收藏應該是在國內找,隨著中國小提琴被世界所認同,中國提琴制作家的提琴應該存在著很大的升值空間。
原創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nyanjiang.com.cn/2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