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容易找到小提琴老師的是培訓機構,數量很多,在各個一二三四線的城市都有不少,其它各區也都能找到,這樣通常都是一對一的小課;
2.青少年宮,有大課,有小課;
3.樂團,可以找樂團老師上小課;
4.音樂學院老師,可以上小課;
以上四類之間不是完全分開的,有部分交叉。
接下來說說小提琴老師的教學水平
第一類,培訓機構中有沒有規格高,教的好的老師?絕對有;比例大不大?非常小;能不能找得到?肯定能;怎么找?首先需要家長對音樂規格和審美有一定水平,試課的時候聽老師示范一段,就能知道老師的規格。然后聽聽老師注重什么方面的訓練,通常注重基本功訓練的老師不會讓學生偏離正確方向太遠,以致積重難返。再然后,老師知識結構是否陳舊,是否有足夠寬闊的視野,例如小提琴握弓的方法有俄羅斯派的,有法比派的,還有德國派的,不同的演奏家的握弓即使屬于同一派別,握弓姿勢也千差萬別,如果老師強調只有一種握弓姿勢,其它都是錯誤的,那么這個老師的眼界是有局限的,思路也比較僵化。最后培訓機構的課費現在通常在200每課時以上。
第二類,青少年宮,上大課的效率是比較低的,適合有興趣的業余學生選擇。
第三類,樂團的水平差別也比較大,而且樂團是需要考試通過才能進的,不適合初學者,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去樂團學習不同聲部如何配合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類,音樂學院的老師通常不會教啟蒙的學生,除非私人關系很好,或者錢給得特別到位。音樂學院的老師更偏向于教水準較高的學生。音樂學院的老師的課費一般都在1000元每課時以上,名師更高。
雖然有以上四類學琴的途徑,但是判斷老師的教學是否有效的依據比較明確。首先老師的講授是否能夠解決學生的切實問題,能否提高學生的規格;老師的建議是否有可操作性,而不是只會務虛;老師是否能夠看出學生的技術問題,是否注重基本功的練習;更好的老師能夠在音樂性上有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夠提供可操作的建議,最好是老師能夠示范。
最后,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好的老師和好的演奏者之間的關系既不是充分的,也不是必要的,但是好的老師對技術規格和音樂審美的認識一定是高水準的。
原創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nyanjiang.com.cn/2229.html